为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全民艺术素养,营造互学共进的良好氛围,2月1日上午,天心区文化馆组织公益培训教师在妙高峰青创基地召开公益培训年终总结会。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会前,天心区文化馆李羽馆长带领培训班老师参观了文化馆老馆,回顾八十年代全国著名的戏窝子历史,感受及领悟映山红精神。馆长表示接下来会充分发挥文化馆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职能,建设好群众文化服务阵地,切实满足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国舞班汇报节目《满江红》

民族舞班汇报节目《阿尺目刮》

情景剧班汇报节目《上夜校-年轻人最酷的生活方式》

古琴班汇报节目《普庵咒》
会议对2023年天心区公益培训汇报演出活动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总结。并对后续工作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舞蹈班老师彭东伟分享了此次中国舞《满江红》古典身韵舞蹈语汇和传统水袖道具运用的舞美设计经验。表演班老师盛景雄就情景剧《上夜校-年轻人最酷的生活方式》的节目编排设计分享,充分反映出当代年轻人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生活理念。合唱老师彭惠兰、昆曲老师邓建桃分享了对于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古琴老师贝佳、黄梅戏班老师张舒婷分享了公益培训教学的心得。美术老师李明含表示教学不只是教授绘画技艺,更是要带领学生了解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舞老师田浩表示将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舞进行创新,创作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原创文艺作品。

近年来,天心区文化馆着重打造公益培训文化品牌,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扩大服务覆盖面。同时,利用公益培训辐射至原创作品打造、文艺团队建设等其他工作,充分整合本地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场地资源,提升全民艺术素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